时间:2022-11-02 23:48:28 | 浏览:38
功成而弗居是中国文人崇尚的美德之一,红酸枝就是拥有着此般美德的木材。
色泽红而不艳,愈久愈润,深受国人喜爱,现在国人耳熟能详的"红木"及"红木家具"之称便是因其而来,应该来说算是“功成名就”了。
可是它却长期被黄花梨和紫檀的光芒所掩蔽,几百年来甘于陪衬而不疾以声色,如谦谦君子一般,宠辱不惊,超脱淡然。
正当黄花梨、小叶紫檀退出主流市场后,红酸枝渐成高端红木家具的主流用材之时,2016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17次缔约方大会上,又将包括红酸枝在内的整个黄檀属(香枝木、红酸枝、黑酸枝)列入濒危管制附录二,并已于2017年1月2日正式生效。
细数红酸枝的前世今生,颇有趣味:被郑和当做压船底的大料从东南亚运进中国,却因为“魏紫姚黄”的盛名,被皇家忽视,直到后两者一料难求,其木质之佳、材性之美才逐渐被重视。
直至清末,红酸枝家具数量猛增,在清代宫廷家具中占有着极大的比例,与黄花梨、紫檀一起并称为宫廷“三大贡木”,其重要地位一直延续到今天。
酸枝、红酸枝、大红酸枝、老红木、交趾黄檀,这些互相关联而内涵不同的名称似乎很容易让人混乱。
一样珍木两种称谓
有关红酸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古玩指南》一书中二十九章:“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
这些对于“红木”的只言片语,虽没有对其木材的外观、特性、功用进行描述,但却微言大义地为红酸枝给予了血统上的正名,承认了其作为名贵木材的历史地位。
不过,上述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红木并非是国标中所说的全部红酸枝类木材,而是指红酸枝中的一种,即交趾黄檀,在民间又被称为“老红木”。
后来人们发现红酸枝原来不止一种,于是加上一个“老”字,将常用的称为“老红木”,而将过去很少见到的一些品种称为“新红木”。
郑和带回来的压舱木
红酸枝最早进入中国是在明朝。永乐、宣和年间,为安定海外,宣扬国威,郑和曾七次出使西洋。
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十分庞大,携带着各种奇珍异宝,到达过东南亚、印度及非洲东海一些国家。
在回程时,怕船在海上太过飘摇,东南亚砍伐了大量的交趾黄檀和其他红木木材用于压船,交趾黄檀即是红酸枝的一种。
《红木》中国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人、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家驹在说到红木家具和郑和下西洋的关系时说:“郑和七下西洋,曾到过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给这些国家带去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而带回来的,主要就是红木,因为红木分量重,正好做压舱之用。”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随着红木进入中国和海运的开放,从海外大量涌入中国,一些能工巧匠用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的红木——黄花梨和紫檀,竞相制造出在坚固程度和美观实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家具、工艺品及园林设计建筑,从而促进了明及清代前期家具制造业的空前繁荣。
而红酸枝因为量多不显珍贵、木质又次于黄花梨和紫檀,因此并没有受到重视。在流入中国后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红酸枝材料及其制成的家具散落在民间,并未被历史所垂青。
清宫王府的传世家具
乾隆晚期,黄花梨和紫檀日渐难求,清朝政府遂派人前往东南亚一带寻访、收购木材,他们发现了木性优良、美观耐用的红酸枝,于是红酸枝作为黄花梨和紫檀的替代品从南洋进口中国。
据考证,酸枝木家具在清宫中出现是在乾隆二十年以后。在内务府档案记载中,酸枝木原料被称为“海梅木”,制成的家具通称为红木。从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来看,早在乾隆二十几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里就有不少关于宫廷红木家具的记载。
乾隆造办处“油木作”记载:“于五月初三日为宁寿宫寿堂现设自鸣钟一对,添配红木香几,画得纸样一张,呈览奉旨,准样照做,钦此。”“五月初四日员外郎五德、库掌大达色、催长金江舒兴来说太监常宁传旨,方壶胜境现供龛下添配红木供柜五件,垫墩八件,垫起,钦此。”
从上述档案可以看出,在当时红酸枝只是作为补充性的木材,主要用来制作香几这种小件家具,而紫檀家具还在宫廷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乾隆四十年以后,酸枝木大量进入清代宫廷,成为乾隆后期宫廷家具制作的重要原料。
因为来源充裕、木性优良、外观美丽,以其制成的宫廷家具种类及数量极为丰富,包括红木香几、红木挂屏、红木桌屏、红木桌灯、红木壁灯、红木方灯、红木玻璃灯、红木插屏等。
到了清代后期,酸枝木家具数量猛增,在清代宫廷家具中已经占有着极大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与黄花梨、紫檀一起,并称为宫廷“三大贡木”。
除了在清末的宫廷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民间,酸枝木家具更是深入人心,受大江南北民众的喜爱和追捧,成为皇亲、富商、名仕居室内不可或缺的家居陈设。
清末光绪三十三年出版的广东番禺人黄世仲所写的著名谴责小说《廿载繁华梦》中就出现了大量酸枝木家具的描写。
如第二十六回中写道,酸枝木的大号台椅与金嵌花的帐勾、杭花绉的棉褥子、美国办来的上等鹤茸被子等珍贵奢侈的家居产品,成为富户家居陈设必不可少一部分。
道光年间扬州人邗上蒙人所著的关于扬州地方风土人情、城市生活的小说《风月梦》里也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红酸枝家具:“ 桌椅、脚踏、马机、茶几都是海梅的 ”“ 摆列一张海梅香几,挂了一幅堂画。 ”
需要一提的是,在《风月梦》这部书里,提到的红酸枝家具皆称为“海梅”家具,这与乾隆后期内务府造办处将海梅制成的成品家具称为红木家具的说法有所差别。
木中君子 温文尔雅
红酸枝色泽、外观与紫檀接近,前者材色红褐至紫红,后者材色红紫,但时间久了,它们都会呈现出高贵而美丽的紫红色。
周默在《木鉴》中讲到,“有的出产于泰国北部的老红木,颜色接近檀香紫檀,表面呈紫黑色,油性重,黑色条纹清晰。”
红酸枝加工制作成的家具,经过砂纸多番打磨和毛轮抛光之后,更会显得温润柔和、光泽动人,随着岁月的沉淀,它包浆之后的外观效果,与檀香紫檀相比几可乱真。
同时,红酸枝的纹理又与黄花梨类似。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说到:“新红木颜色赤黄,有花纹,有时颇似黄花梨。”
很多人都以为“鬼脸纹”、“山水纹”、“水波纹”、“凤眼”等纹理为黄花梨所独有,其实并不尽然,红酸枝同样也有富于变幻、灵动纤巧的各种纹理,贵为珍赏者,其表现力丝毫不逊于黄花梨,所以王世襄著述中所言“难辨”之情状,从另外一个侧面肯定了红酸枝的外观特征,有时完全能媲美于黄花梨。
红酸枝木类涵盖木材种类较多、不同树种的红酸枝木材外观较为接近,并在价格上存在不小的差异,因而,为消费者选购红酸枝类家具带来了不少困惑。
同时,从现有的科学鉴定手段上来看,在不提供树叶标本等附加前提下,仅凭木材样本很难鉴定到具体树种,换而言之,很难以科学实验的方式确定一个红酸枝木样究竟属于交趾黄檀、微凹黄檀或其他红酸枝树种。
于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握基本的鉴别方式,就成为购买红酸枝家具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对于红酸枝木类的限定,《红木》国标中规定了几个必要条件:
黄檀属(Dalbergia)树种;
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不大于200μm;
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
木材的心材材色红褐至紫红。
同时,在红酸枝树木种类及其木材特征中又如此描述:
生长轮类型为散孔材至半散孔材,心材红褐或紫红褐色,轴向薄壁组织为同心层式细线状或窄带状,结构细,气干密度绝大多数甚大,波痕可见或明显,有酸香气或很微弱,主要产地为热带地区。且在备注中指明:红酸枝绝大多数沉于水,由于纹理交错在径切面上常形成带状花纹。
通过这一描述,我们对红酸枝木类有了一个简单了解,同时,通过对七种红酸枝木材的横向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首先,红酸枝木材必须是黄檀属树种。黄檀属,是《红木》国标中五属八类中的一个树属,其余四个为紫檀属、崖豆属、铁刀木属和柿树属,而黄檀属中又包含了三个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还有本文的主角红酸枝木类。而在黄檀属中,最负盛名的就是香枝木类中的降香黄檀,即俗称的海南黄花梨,而红酸枝木类则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其次,从红酸枝木类的使用范围上看,目前使用最多且最受欢迎的红酸枝木材是交趾黄檀,其次为微凹黄檀、奥氏黄檀、巴里黄檀(排名不分先后),而赛州黄檀、绒毛黄檀和中美洲黄檀这三个树种在国内鲜有使用。
第三,从木材分布上看,东南亚的老挝、缅甸、柬埔寨和南美洲及墨西哥等地是红酸枝木材的主要产地,除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产自东南亚外,其余均产自南美洲及墨西哥。
第四,从作为中国硬木家具用材的历史上看,交趾黄檀和巴里黄檀的使用传统最悠久,其次是奥氏黄檀,最后才是产自美洲的微凹黄檀。
第五,从木材色泽上看,由于产地的差别,产自东南亚的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新切面多为紫红褐或红褐色,而产自南美及墨西哥的微凹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和中美洲黄檀除红酸枝木材常有的红褐色之外,新切面还会呈现出金黄、橘红等色,或伴有橙红褐色条纹。
作为红酸枝木类中的常见树种,下文将对交趾黄檀、微凹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进行分别论述。在此,我们先对其余三种进行简单概括。
赛州黄檀(Dalbergia cearensts Ducke):又名紫罗兰酸枝,是巴西产黄檀属珍贵树种,也是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王室家具的用材之一。塞州黄檀木材新切面呈现鲜明的紫罗兰色,在年代久远的西洋家具上则为琥珀褐色,常带较密和规则的紫褐或黑褐色细条纹,波痕在放大镜下明显,没有酸香气或很微弱,结构细腻。最近,塞州黄檀已进入国内市场。
赛州黄檀
绒毛黄檀(Dalbergia fulescens var.tomentosa Tndl):与赛州黄檀产地相同,心材微红、紫红,常带深红褐或橙红褐色条纹,没有酸香气或者很微弱,结构比较细腻。
中美洲黄檀(Dalbergia granadillo Pittier):产自南美洲及墨西哥,心材新切面暗红褐、桔红褐至深红褐,常带黑色条纹,新切面气味辛辣,结构较细。
接下来,进入本文的重头戏,对四大红酸枝树种的全面解读:
交趾黄檀
拉丁名: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商品名:Siam rose- wood
产地:东南亚
其他名称:老挝红酸枝、大红酸枝、柬埔寨檀
使用时间:清中期至今
易混淆木材:巴里黄檀、微凹黄檀
交趾黄檀
市场俗称的红酸枝黑料
生长以及分布情况:
交趾黄檀主要产自中南半岛北纬22°—10°之间,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甚至缅甸都有产出,倘若从目前的覆盖面积上来讲,柬埔寨数量最多,故现在也有人称交趾黄檀为“柬埔寨檀”。
清代时,红酸枝多从老挝进口,于是有了后世的“老挝红酸枝”概念,而当下,主要出口国成了柬埔寨,于是又衍生出“柬埔寨檀”一说。
交趾黄檀主要生长于海拔100米至海拔400—500米的半落叶季风雨林或河边常绿林中,在老挝山地海拔1000米处也可见到此树种,这或许就是适应其生长的最高海拔高度了。栖息地年降雨量为1200—1700mm,个别迎风山坡可达3000mm。适应年平均气温20—32℃,最低气温10℃。交趾黄檀对土壤要求低,主要生长于较深的沙质土壤、粘土层和石灰钙质土壤中,耐旱(产地每年有3—6个月的旱季),但生长速率相当缓慢。幼树耐荫,随生长逐渐变为喜光。砍伐后可再生为矮灌木。
木性:
交趾黄檀木材为散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鲜红褐至暗紫红褐色,较老的植株木材色泽可为黑色。纵剖面上有宽窄不等的深褐色带状条纹,管孔槽明显;边材淡黄色,宽3—5cm。生长轮不明显。
管孔在肉眼下可见,管孔略小至中,大小不一致,分布不均匀。心材管孔内含大量褐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丰富,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明晰,呈密集带状连接(或断续)排列成同心层,环管状、翼状及轮界状。木射线叠生,甚密至密,甚细至细,仅在放大镜下隐约可见。波痕在放大镜下明显。胞间道未见。
木材具光泽,锯解时有酸味,经久消失,无特殊味道,纹理直或斜;径面略具交错纹理;结构细,均匀。材质硬重,气干密度为1.07—1.09g/cm3。
交趾黄檀原材
使用情况:
传统意义上,交趾黄檀可谓“红木”之正统,在所有的红酸枝类木材中,历史上使用最广的、古典家具中使用最多的,当属交趾黄檀。
与现在不同,过去的“红木”概念专指“酸枝木”,紫檀、黄花梨等进入现代“红木”认知范畴,是在《红木》国标颁布后才予以确立的。为了方便起见,人们习惯上也经常将交趾黄檀俗称作“大红酸枝”或者“老挝红酸枝”,以此区分其他红酸枝类木材。而“老红木”的称谓,则应是民国以来才出现的概念,直到今日,倘若提到“老红木”,人们仍习惯上认为它指的就是交趾黄檀。
市场行情:
交趾黄檀是继降香黄檀和檀香紫檀后,又一被业界看好的木材。现在老挝出产的已较为少见,多以柬埔寨、泰国产为主。
交趾黄檀不但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类型、款式的红木古典家具,也适宜制作装饰工艺品、雕制工艺品和乐器。大需求量和消耗量促使交趾黄檀的价格近年来逐步攀升。由于进货渠道、地域和质量有所差异,故各区域的价格也有所不同。
由于砍伐后天然林很难重新生长,且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交趾黄檀已成为濒危珍稀树种,并受到CITES保护。在一些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几个国家都划定了专门区域,用于繁育人工林和建立天然母树林保护区等。
木材鉴别:
《红木》国标出台以后,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该标准定义的“红木”概念,用其他红酸枝类木材冒充交趾黄檀,从中牟利,比如巴里黄檀和微凹黄檀。具体鉴别方法下文会具体分析。
清末民国老红木扶手椅
多数交趾黄檀呈红褐色,但还有一种被称作“红酸枝黑料”的另类。红酸枝黑料呈黑褐色,黑红相间,油性较高,密度大,时有“行云流水”或“老虎皮”等绚烂木纹,但能用的部分较少且难出大料。一位常年去越南、老挝采购的木材商告诉笔者,近两年来他从没有见过黑料论吨或立方销售,足见这种木料的产出之少。
据古家具修复专家王秀林介绍,红酸枝黑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他认为红酸枝黑料的出现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关。“木材上的黑筋由黑色素沉积形成,只要不超过一定数量,它属于正常现象,当黑色素过量,就形成了红酸枝黑料。而事实上,这种材质往往是受环境摧残最严重的。”
巴里黄檀
拉丁名:Dalbergia bariensis
商品名:Neang nuon
产地:老挝、缅甸、柬埔寨等
其他名称:花枝、老挝花枝、缅甸花枝、紫酸枝
使用时间:清中期至今
易混淆木材:交趾黄檀
巴里黄檀
木性:
木材宏观特征: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色浅,心材新切面红褐色至栗褐色,常带深浅相间的黑褐或栗褐色条纹。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管孔肉眼下较为明显,管孔含深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主为带状及环管状。波痕放大镜下可见。无酸香气或微弱。
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9个)。导管横切面近卵圆形,导管中含有树胶,单穿孔。木纤维壁较厚。薄壁组织为同心层式细带状、聚翼状。木射线迭生,单列射线甚少,多列通常为 2—3 列。
材性及用途:木材气干密度为 1.07~1.09g/cm3,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结构细而略均匀、纹理交错。加工略困难,但精加工后木材表面光滑。用途广泛,可做家具、工艺品、细木工。
使用情况:
关于巴里黄檀,目前尚存一点争议:一些人认为巴里黄檀应归属于“新红木”(民国之后国内开始使用的木材)。但据对传世的老家具研究显示,清代时就已经在使用此种木材制作家具。
从产地上看,巴里黄檀与交趾黄檀,在老挝都有分布,而在清代,老挝是中国的主要的木材进口国,尤其在当时无法仰赖科学予以鉴别的情况下,交趾黄檀和巴里黄檀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分。
明清家具材质研究专家周默所著的《木鉴》一书中,巴里黄檀即被认为是“老红木”的一种。只是,巴里黄檀不及交趾黄檀在清代时使用量大。
市场行情:
巴里黄檀近些年来行情比较走俏,价格也呈稳定上涨之势,尤其当2010年出口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木材保护政策,规定原木必须加工之后才可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巴里黄檀价格的升高。
木材鉴别:巴里黄檀VS交趾黄檀
交趾黄檀与巴里黄檀是非常相像的两种木材,例如它们的新切面都呈紫红色或红褐色,都有黑褐或栗褐色的条纹;两种木材的气干密度相差不大,都可沉于水。
不过,如果仔细甄别,二者还是有些许不同:
交趾黄檀的酸香味明显,巴里黄檀较弱;
交趾黄檀的黑色条纹(俗称“黑筋”)绵长且深而重,巴里黄檀条纹不连贯且浅而细;
交趾黄檀可见明显的波痕,巴里黄檀则不甚明显;
巴里黄檀(左)和交趾黄檀(右)初浸入酒精的颜色对比
巴里黄檀(左)和交趾黄檀(右)浸入酒精一小时后的颜色对比
对两者进行酒精浸泡测试可见,交趾黄檀的酒精溶液呈橘红色,而巴里黄檀呈紫褐色至黑褐色,相比外观,这种化学反应上的变化可称得上这两种木材最为明显的区别。
奥氏黄檀
拉丁名:Dalbergia oliveri
商品名:Burma tulip- wood
产地:缅甸、泰国和老挝等
其他名称:白酸枝、新红木、花枝
使用时间:晚清、民国至今
易混淆木材:巴里黄檀
生长与分布情况:
奥氏黄檀一般为中至大乔木,树高约25m,树径约50cm,最大可达2m,有低板根,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地的混交林中。
木性:
木材宏观特征:奥氏黄檀的心材、边材区别明显,边材色浅、黄白色,心材新切面浅红色至深红褐色,常带明显的黑色条纹,新切面或水浸湿木材具较浓的醋酸味。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结构细,略均匀。
另外,奥氏黄檀因产地和生境差异的差异,心材表现也不尽相同。产于缅甸的奥氏黄檀大径材多,木材颜色浅黄者多,少有深色条纹;产于老挝或泰国北部的奥氏黄檀,广东称之为“花枝”,也即“有花纹的酸枝”,花纹颜色较深,与越南黄花梨近似;而产于缅甸中部及北部掸邦、克钦邦的奥氏黄檀尺寸较大、颜色较浅,与其他产地的同种木材在纹理、色泽、比重方面差别较大。
奥氏黄檀
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有半环孔材趋势,生长轮明显或略明显。管孔肉眼下可见至明显,单管孔,大小不一。导管中常含黄褐至红褐树胶导管。横切面近卵圆形,木纤维壁较厚。薄壁组织主为同心层式细带状、聚翼状及星散状。木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单列射线甚少,多列通常为2—3列。木材气干密度为1.00g/cm3。
市场行情:
奥氏黄檀目前的市场情况正处于上升阶段,价格整体平稳,作为交趾黄檀的补给用材,拥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使用状况:
为了区别于交趾黄檀的“老红木”之称,也有人将奥氏黄檀称为“新红木”。目前,奥氏黄檀的用途十分广泛,除制作古典家具外,还可以用于工艺品雕刻等。
随着奥氏黄檀市场认知度的日益提升,这种在国内使用历史相对悠久的木材,如今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走访家具卖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制作精美的奥氏黄檀家具,其实,在木材价格相对较低的前提下,做工精细的奥氏黄檀家具是极具性价比的选择。
木材鉴别:奥氏黄檀VS巴里黄檀
同属于红酸枝木类的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也有一些相近之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别这两种木材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看颜色。奥氏黄檀常见为黄褐色或浅红色,颜色浅于巴里黄檀,巴里黄檀常见紫红褐色,颜色差异较大。
木材纹理。奥氏黄檀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有与年轮平行的浅色带,在木材的弦切面上,常见V形“鱼鳞纹”,而巴里黄檀常带栗褐色细条纹,花纹比奥氏黄檀细腻。
重量和油性。虽然从其气干密度上看,二者相差不大,但一般情况下巴里黄檀总是稍重于奥氏黄檀,且比奥氏黄檀的油性要大很多。
酒精浸泡测试。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的酒精浸出液颜色差距较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浸泡,奥氏黄檀的酒精浸出液为红色,而巴里黄檀则为黑褐色,颜色明显深于奥氏黄檀。
微凹黄檀
拉丁名:Dalbergia ertusa
商品名:Cocobollo
产地:南美洲
其他名称:南美红酸枝、可可波罗、美洲黄花梨
使用时间:2004年至今
易混淆木材:交趾黄檀
微凹黄檀
生长与分布情况:
微凹黄檀的直径多数为20—30cm,少数能达到40—50cm,少有空洞。主要分布在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等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微凹黄檀产于巴拿马和尼加拉瓜。
木性:
木材宏观特征:微凹黄檀的心材呈橙色或红褐色,有深色不规则纹理。边材呈奶黄色,与心材之间有明显的分界。被砍伐后,搁置一段时间心材会变色。木材油性较大,耐水、坚硬、纹理纤细。由于其木材有近似黄花梨般的行云流水纹,甚至可见“鬼脸”,且新切面具有较浓郁的辛辣香味,故有“美洲黄花梨”之称。
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生长轮明显,管孔在肉眼下可见至明显,弦向直径最大351μm,平均139μm。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主要为离管型,星散聚合、细线状、聚翼状、环管束状。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不明显。结构细,纹理直或交错,气干密度0.98—1.22g/cm3,与交趾黄檀密度相当。
市场行情:
最初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微凹黄檀只能卖到硬杂木的价格,2005年经过广东省林科院的鉴定,才确定其为红酸枝木类,定名微凹黄檀。
微凹黄檀原产地在地球遥远的另一端——中美洲。由于地理位置距离中国很远,这一木材在古代中国未曾使用,直到近年才被发现。微凹黄檀的进口一般通过广州,所以最早使用这种木材的是广州、东莞一带。
木材鉴别:微凹黄檀VS交趾黄檀
微凹黄檀是目前市场上最多的被用来冒充交趾黄檀的木材,由于两种木材在纹理和密度油性上的相近,加之不良商家后期作色,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然而,仔细观察亦能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
微凹黄檀常见主色调为桔红褐色,而交趾黄檀的常见主色调为朱红色带有黑色条纹;
微凹黄檀纹理曲折多变,弦切面富于变化,有交错起伏的V 形鱼鳞纹,并常伴有“鬼脸”。而交趾黄檀的黑色条纹(黑筋)不仅常见且多呈清晰的线状,其中,老料色泽还会偏黑一些,与微凹黄檀差别明显;
1、微凹黄檀上可见鬼脸纹 2、近似交趾黄檀的微凹黄檀笔筒
交趾黄檀酒精浸出液呈红色,而微凹黄檀酒精浸出液为橘红色或橘色。
对于现在的家具总是有些商家利用业主不明白家具的选择而欺骗业主,有些不懂的可能就上当了,实木家具的材料有很多,有些材料甚至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大相径庭,比如红酸枝和大红酸枝,这两种就不一样,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往下看看吧,文末将分享红酸枝家具保
近日有许多红木消费者向本平台咨询红酸枝的相关问题,大家对于市场上提及的红酸枝、大红酸枝、老挝红酸枝几种叫法名称、材质的认识和区别有点含糊不清,而一些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一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今天就由红木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红酸枝、 大
2000年《红木》国标颁布,红酸枝正式被确立为一类木材的统称,包括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中美州黄檀、微凹黄檀七个树种在内。《红木》新国标虽然各个树种都有对应的学名,但实际上在红木市场上用学名进行标注的仍然较少,大
【导语】在红木行业内,“一字之差”木材的种类就如云泥之别。比如大叶紫檀和小叶紫檀、黄花梨和花梨等等,那么,大红酸枝和红酸枝之间有存在怎样的区别呢?大红酸枝和红酸枝家具哪种更具有收藏价值呢?我们要如何分辨大红酸枝和红酸枝呢?跟随江苏汉宁原木定
昨天,为大家介绍了《红木》国标中红酸枝木类中的巴里黄檀,不少人询问红酸枝(学名“巴里黄檀”)与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的区别。下面,臻匠红木带大家一起看看交趾黄檀吧! 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红枝、红木、老红木、海紫檀,有些厂家称为
大红酸枝沙发,谁都喜欢便宜,我也不例外王义红木家具 祥云万福大宝座沙发20万的大红酸枝沙发vs100万的大红酸枝沙发王义红木家具 祥云万福大宝座沙发今天红木玲珑心来告诉大家一套大红酸枝沙发,它的价格到底差在哪里? 第一点:就是它的用料材质
红酸枝是今年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此交趾黄檀刷新了价格高度,更大的原因是东南亚的红酸枝已经靠不住了,需要另辟蹊径。看似很平凡的红酸枝,慢慢也变得稀缺,未来的红酸枝该何地取材? 在世界的范围内,红酸枝分布的不多,仅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有
传播:木雕工艺 | 艺术品收藏 | 生活品味| 禅茶文化| 家具美学红酸枝是红木家具中最常见的木材,对于不懂红木家具的人,可能除了知道沉香,就是红酸枝。红酸枝在红木家具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们想起红木家具的红就会想到红酸枝。在酸
关注头条号,私信回复关键词“1”,自动获取红木知识交流群。红酸枝色泽红而不艳,愈久愈润,深受国人喜爱。最早的红酸枝文字记载:“唯世俗所谓红木者...非指红色木言也。”红酸枝,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红酸枝材色呈红褐色,时间久了,会
木头识别有时候就像网红脸识别一样困难,特别是对没啥经验的朋友们,遇到名字长相差不多的,就更难识别了。比如红酸枝和大红酸枝,就一字之差,而这可能就因为一字之差而损失了千金差价,为了避免这些错误,这就需要我们熟知一些鉴别常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红酸枝在今天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木材,在市场上十分的普遍,占据了红木商品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红酸枝一共有三种,但基本上能够分为两类,一类为大红酸枝,另一类为普遍酸枝,大红酸枝能所以能独树一帜,就在于它的品性,与红酸枝,一字之差,有别千金。红酸枝
常言“十檀几空”,大红酸枝虽然没有到那么多空心的比例,但是空心的也不少。下图是市场常见的大红酸枝原木“统货”:而前段时间在某地区的红木木材市场上见到了这样的一批“精品”大红酸枝原木:这种径级的大红酸枝原木,加上几乎全是实心的,一看之下确实还
首先大红酸枝产地属老挝的材质性能最好,订制时说明产地,这样厂家做的时候会注意取料,因为大红酸枝签定机构不签定到产地,你说明了产地,厂家会把更加注意接近老挝的料来做。再说品相,大红酸枝木料品相不同,比如老料、新料、黑飘红,普通黑红料。面上黑飘
大红酸枝沙发真的能捡漏吗?几十万一套的大红酸枝沙发你认为是真的吗?如果您只是为了装点门面,您完全可以去福建买一套十万左右的大红酸枝沙发,这个价格的材质拼补到让您怀疑人生。如果您真的想要买一套品质好的大红酸枝沙发,那么您的预算就得提高了,保着
大红酸枝沙发真的贵吗?先不说价格贵不贵,就材质来说正宗老挝大红酸枝,拆房老料很难得了。大红酸枝也就做交趾黄檀,在现金保值率不高,钱不耐用的情况下,交趾黄檀的价格却是节节高升。物价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做出来的家具自然水涨船高一套沙发的原材料